銅市供應緊縮估明年加劇 或推升價格再創新高
(2025/11/27 10:02:58)

MoneyDJ新聞 2025-11-27 09:58:49 黃文章 發佈

礦業週刊(Mining Weekly)11月26日報導,能源與商品貿易集團摩科瑞(Mercuria)金屬研究主管尼古拉斯·斯諾登(Nicholas Snowdon)報告表示,全球銅市場的供應緊縮將在明年再度加劇,可能將價格推升至新的高點。他預估2026年全球銅精礦市場將出現約50萬噸的缺口,與2025年相當,主要由於有限的供應增長,以及中國以外新冶煉廠日益增長的需求。

報告指出,在全球能源轉型與金屬需求結構性變化的背景下,銅市場正站在重大拐點上。全球銅市的供需失衡不僅未能緩解,甚至在未來一年可能加劇,為銅價再創歷史新高埋下伏筆。隨著中國以外的新冶煉產能加速上線,對精礦的需求增速超出先前預期。供應端則持續受制於礦山生產受到地緣政治、環境監管、礦石品位下降,以及大型項目延遲等因素牽制,新增產量有限。

銅市場供應衝擊的影響勢必延續至明年。近年來,全球銅礦開發進展趨緩,其背後反映出更長週期、更高成本與更高風險的行業特性。傳統上佔主導地位的南美產區,如智利與秘魯,在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環保審查提高與勞工問題反覆出現之下,供應穩定性遭受挑戰。另一方面,非洲新興礦山雖然具備潛力,但基礎設施與融資風險仍高。

美國市場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為了在關稅生效前加速進口銅,導致美國陰極銅庫存暴增至全球總庫存的四分之三。斯諾登指出,到明年第一季度,美國庫存可能增加至全球庫存的90%。這種異常庫存集中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扭曲,也使其他主要消費區域面臨短期供應吃緊的風險。

當美國以外的市場因庫存不足而面臨採購壓力時,國際價格將不得不上升,以吸引陰極銅從美國回流至全球其他地區。因此,即使現階段陰極市場顯示約35萬至40萬噸的供應過剩,價格依然可能走強。這反映出庫存地理分布的重要性往往大於絕對庫存量,凸顯全球銅市場的脆弱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過剩並不能掩蓋銅市長期偏緊的核心趨勢。由於新能源車、可再生能源、電網擴建等需求大幅攀升,未來五年全球對精煉銅的需求增速仍將明顯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而現有礦山與新增項目的成長已無法匹配。

報告強調全球銅市場面臨的是一場深層次且持續性的供應瓶頸,而非單純由短期擾動所引發的價格波動。隨著冶煉需求快速成長、供應端擴張受限、庫存結構失衡與能源轉型推升長期需求,銅市目前的緊張局面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實質緩解。這些因素共同支撐銅價創新高的預期,也意味著全球需要重新思考如何確保能源轉型所需的關鍵金屬供應。

國際銅研究組織(ICSG)11月21日發布的月報表示,初步數據顯示,2025年前九個月全球銅礦產量增加了約2%,達到1,725萬噸;其中精礦產量增加1.5%,溶劑萃取—電積(SX-EW)產量增加3.5%。

報告指出,全球礦山產量今年受益於一些正逐步提升至滿負荷運轉的新項目,以及多個運營礦山產量的改善。然而,一些主要銅礦的品位下降與事故,包括卡莫阿(Kamoa,五月)和格拉斯伯格(Grasberg,九月),正限制全球增長。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